小学组优秀奖: 王雅清(淡马锡小学)- 与非洲ACC圆通学校学生交流

你见过好学、勤劳,又会表演武术的非洲人吗?你听过他们讲标准的华语吗?7月21日早上,四位来自非洲马拉威的学生来到了淡马锡小学与我们交流。他们是18岁的阿鲁、20岁的阿智、12岁的清节和16岁的清孝。他们都是孤儿,被国际人道救援组织ACC收留。

首先,阿鲁、阿智、清节和清孝以标准的英语和华语做了自我介绍。这一切让我耳目一新。我从没想过非洲人会讲华语!清节和清孝在ACC组织的圆通学校里读书,而阿鲁和阿智在台湾先修班上课。

一位老师还以电脑简报的方式为我们提供了更多关于马拉威和这些少年的资料。原来,马拉威居民的生活很穷苦,食物、衣服、医药等都很缺乏。看着住在世界另一个角落的居民们生活得那么艰苦,我的心深深地为之震撼。

接着,那四名学生给大家呈献了一场精彩的武术表演。他们的演出赢得了我们如雷的掌声,大家都对他们表演赞叹不已。我自己也在校外学武术,看了他们的表演,我忍不住心想:太棒了!他们既强壮又厉害!

后来,老师邀请两位同学上台和阿鲁、阿智、清节和清孝一起背《游子吟》和《相思》。那两名同学分别是宣慧和我。我小时候把一些唐诗背得滚瓜烂熟,背《游子吟》简直是雕虫小技!可是我还是认为那几个非洲学生很好学,学会唐诗。他们不像一些学生,出生于良好、富有的家庭,还身在福中不知福,不好好学习。

背完唐诗后,那几个非洲学生背起了上百个字的《弟子规》这一幕更是让我羞愧不已!我身为一名华人,还不会背《弟子规》,我真的觉得自己比不上那些非洲学生。

之后,阿鲁和阿智当“小老师”,用华语教我们《相思》这首唐诗。他们给我们讲解这首诗的意思。他们讲解得一清二楚,我们没有任何疑问。

过后,阿鲁和阿智小老师还要我们在一张纸上写下这首诗让我们思念起谁。我想起来我前一所学校的好友———宥伊。写了当然要分享,白老师要我和大家分享我的“作品”。在分享时,我的泪珠时时刻刻都想流出来,因为我思念宥伊,但我拼命地忍住。分享完,阿智小老师还让我背《相思》。“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我以清脆响亮的声音背起了这首唐诗。阿智老师给我一个小小瓶的相思豆作为奖励,好可爱啊!

最后,我们拍了几张合照作为美好的纪念。拍完照,我们送阿鲁、阿智、清节和清孝各一份小礼物。后来我们依依不舍地告别了那四位非洲学生,当然还有陪同他们的老师,

我想,我会永远记得那一天的交流会。马拉威少年们在恶劣的生活环境下没有放弃,他们仍然愿意努力地学习,坚持不懈地奋斗,为自己创造更美好的生活。他们的精神让我深深地受到感动。他们快快乐乐地学华文,点亮了自己心里的那盏灯。少年们,加油!

 

img_8485-800x533

img_8505-533x800

分享文章

17 Comments

  1. 有能力的人,请把你的烛光照得更远。

    曾经拥有的不要《忘记》,属于自己的要《珍惜》,愿你的未来一切都能《随心所欲》。

    雅清,继续加油!

  2. 雅清同学在文章里很有条理地叙述了与马拉威同学交流的过程,可那不是一般的流程,在当中除了详细描述双方的交流,且夹带了雅清同学的深深感触:对马拉维人民贫苦生活的同情,对四位来交流同学苦学的敬佩,对自己小时候对古诗背得滚瓜烂熟的骄傲,对朋友深深的思念,这些真挚的描述,也触动了我们的心弦。。。。。。同学们,我们是不是该向四位马拉威少年学习,向雅清同学看齐,为学好华文华语而努力?

  3. 加油!你的未来会更灿烂!

  4. 从王雅清小朋友的文字中,可以感受到,对外国友人的无与伦比的友好,和外国友人带给他们的一次,多么难忘的经历,仿佛身临其境,深深地体会到了那时那景。一个小朋友可以从一次同学的来访,学到那么多,感悟了那么多,非常不容易,再接再厉,继续加油!!!。。。

  5. 距离很远,心却很近 ; 红豆虽小,情谊却真。在文章中,我看到了心与心的交流,也触文生情,想起了昔日嬉笑打闹的好友。在物欲横流的世界里,我感受到了一份跨越印度洋的如水真情。

  6. 雅清同学的作品文笔流畅,内容丰富,请继续努力,加油!

  7. 很认真地把文章读了又读,从雅清同学的笔下,认识到了非洲的马拉维,还有非洲同学的顶呱呱的华语,让我大开了眼界,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那句,”身在福中不知福”,是啊,生活中美丽富足,和谐幸福的环境中,我们更应该要好好珍惜这一切,努力学习,天天向上。

  8. 王雅清小朋友条理清晰的叙述了与非洲小朋友的交流过程。中心突出、层次分明并从中找到自己的不足,佩服非洲小朋友的不畏艰苦、勤奋好学和对好友的思念,文笔流畅。很不错!

  9. 我从你的文章中看到了亚非人民间的友谊。加油!继续努力!

  10.   作品让我们认识了阿鲁、阿智等非洲小朋友,更让我们诧异着非洲同学的华语水准。事件过程描述详细具体,内容虽多但显得有条不紊、井然有序,体现了作者清晰的思路与谋篇布局的能力。
      字里行间,留露出王雅清小朋友华语底蕴较深且自信。
      

  11. 看到这篇文章最初的感想是一份正能量的传播,来讲述非洲朋友对于华语文化的喜爱,来向大家展示学习的精神,比起他们来我们拥有更多的资源和环境来学习华语传承的文化,雅清同学通过与他们的交流中更能体会出对华语历史的学习。再儿进一步的体会到自己与朋友间的真情感想。很好的一次交流。

Submi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