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高中组入围作品:王思朗(欧南中学)-我不是一个大人物
“我很小的时候父母就去世了,之后……”
听到这里,我再也抑制不住心头的感慨,眼眶竟然慢慢地湿润了。失去双亲的痛楚岂是我们这些身在福中不知福的人所能体会或想象得到的。但令人不可思议的是,这些站在我们全体中二同学面前,一个个正在诉说着自己身世的非洲同学竟脸上都挂着一丝笑容。那是我一生中从未见过的笑靥:浅褐色的瞳仁里散发着淡淡的忧伤,但是嘴角却微微上扬,仿佛在时刻给予着自己自信与力量。这群非洲友人的到来竟出乎意料地成为了我最近因妈妈工作忙而不能来陪我,所以心情阴雨连绵里的一缕阳光。
“宝贝,再忍一忍吧。如果我能把课调开,我早就来了!在忍一两个月吧,八月底我的课就上完了,就能来陪你了。”
还记得“你什么时候能来?”这个问题我已经问了妈妈很长一段时间了,但是每次的答复都是两个月。日夜与孤独做伴的我已经弄不清到底是我问妈妈的次数太多,还是没有妈妈陪伴的日子度日如年……
“不公平!”这是我唯一能想到的。我身边的朋友,无论是本地还是来自外国,都有亲人或至少是监护人的陪伴。而我,一个十六岁的小伙子,硬是凭着“父母背景 ”活出了一个六十岁鳏夫的日子。出于对父母工作繁忙的理解,我从未向他们抱怨过。但是时不时我还是会仰天长叹:为什么我没有一颗像战士般坚强的心,一位像哈比人般热情和蔼的房主。。。。。。
直到今天,当我看到这四位来自非洲的同学面带微笑向我们诉说着他们的不幸时,我才恍然大悟:世界上有许多事情是我们不能控制的。但我们所能控制的,是这些事情对我们产生的影响。倘若当初这些非洲同学因为自己的遭遇而自暴自弃的话,恐怕现在早已命染黄沙,更不用说在我们面前表演武术,唱歌,背唐诗,背三字经这些他们以前可能想都不敢想的绝活。在活动的尾声,他们一起为我们演唱了《小人物的心声》。讽刺的是这首歌描绘的是一个小人物的心声,但是我却仿佛看到了四个精神崇高的人正在向我们唱一首世纪名曲。
“嗡嗡…!”这时我的手机忽然收到了一条语音信:"儿子啊!我最近赶完了许多课题,改完了大部分的论文,估计还要一个半月就可以来陪你啦!”








2016年9月21日
写的很感动,有同感。没有家人的日子是很难过。
2016年9月21日
文章让我有妈妈心疼的感觉
2016年9月21日
我从小学每天跟老妈一起上学放学,到11岁上寄宿初中一个星期回一次家,再到高中自己一个人去市里上学,当时才14岁的我就开始经历人家大学生一学期回家一次的生活,没有家人陪伴,没有父母的照顾,虽然慢慢可以生活自理,但是却不能忍受幼小心灵的孤独与害怕……其实现在我已经是你妈妈带的研二的学生,刚刚过了22岁生日,但是依然不习惯没有家人的生活,在别人看来我应该早已习惯这些,并且肯定比别人成熟的更早,但是他们错了,他们不知道从小就常年自己一个人生活的我们经历的是什么样的成长,这些会让我们看起来表面坚强,内心却还是那个渴望父母渴望陪伴的孩子,因为我们的心理年龄停留在那年独自离家的少年的身上,我们永远是需要被爱的孩子。。。希望你一个人在异地一切安好~加油!
2016年9月22日
心灵的成长,需要孤独作陪,如若没有这样的经历,怎么能写出这样引人共鸣的文章
2016年9月22日
真实!感人!做父母的成人们看了都说要流泪,而且要有强大的内心才能读完。有相同经历的国内外大孩子、中孩子们点头深许,感叹年少远离亲情的痛楚。来访的四位非洲孩子一定是同年人中最优秀的,记住他们的面庞!
2016年9月23日
文章真实感人,通过对比反映出一个留学生的真实内心世界。虽然来自父母家人的陪伴固然重要,但孤独更是人生成长必须经历的过程,希望笔者能战胜孤独,最终破茧成蝶取得成功!
2016年9月23日
写得真实,一个小小游子的真情流露,是幼小心灵深处的呼唤与渴望。每一个有同样经历的父母应重视孩童的成长与呵护,多些其他方面的关爱,让他或她健康成长。
2016年9月23日
这是一篇让妈妈感动的文章!
2016年9月23日
文章很生活很真实,即使是在国外对家人很是思念,但看到外国友人的坚强阳光的品质后,更是一番感慨,希望自己也能像他们一样坚强而自立。写的很棒,让人感同身受,加油!
2016年9月28日
感觉你们学校举办的活动很有意义,既实现了善行,也教育了年轻人。贫困国家的孩子要努力,发达国家的孩子也要努力,才会拥有更有意义的人生、才能更好的提升自己、才能更好的帮助别人!祝你在新加坡学习进步、生活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