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高中组入围作品:谢佳雯(淡马锡初级学院)- 珍惜
十七岁,是叛逆期,也是青少年长大成人的关键时期。十七岁,我渐渐地了解到了一些生活的道理。我发现了每个人都掌握着不同的命运。有些人一来到这世上就是个富豪子弟,生活不愁吃穿;而有些则是贫困家庭的孩子,天天烦恼着下一餐该如何处理。虽然我并不属于任何一个极端,但生活在新加坡,我可算是一个低收入家庭的孩子。这代表了我不能像我的朋友一样,要什么就有什么。我必须想尽办法的存钱,好让我以后有足够的钱来支付大学学费。
正因如此,我对生活一直有些不满,不满为何人有分高低贵贱,这么不公平。我心里也有些抱怨,怨为何我出生在一个低收入家庭,不能得到物质上的享受,还得天天为如何存钱而烦恼。不过,自从四位马拉维同学到我校交流后,我才明白能生活在新加坡已经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了,而我们所拥有的机会其实是那么的宝贵。
上周四,我拖着沉重的脚步上学去。每周四可说是我最痛恨的一天,因为我有华文课,意味着我得早起,不能赖床。那天到了讲堂后,虽然仍睡眼惺忪,但我心里其实有些兴奋。因为那天将会有四位来自马拉维的同学将到我校进行交流。我从没亲眼见过非洲儿童,只曾通过网络了解到了他们在非洲的生活并不易,所以一想到我将亲眼见到他们就感觉有些兴奋与期待。
在众人的期待下,他们终于踏进了讲堂!他们身穿武术服装,个个气宇非凡。刚开始,我原以为他们将以马拉维语言来做自我介绍。不料,他们竟然使用华语来介绍自己,他们的语音十分标准,说起华语时字正腔圆,甚至比许多新加坡学生的华语还流利、通畅许多!这一幕让我大吃一惊,我万万没想到非洲人也能说出一口流利的华文,毕竟要掌握华语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办到的。他们的毅力真叫人佩服!
接着就是背诵诗歌的时刻。这四位非洲同学挑战了几位本地学生比赛背诵一些众所周知的诗歌,例如《游子吟》和《静夜思》。除了诗歌以外,这四位非洲同学还能一字不漏地背诵出整首《弟子规》!站在他们身旁的新加坡学生还需老师们的协助才能朗诵出几行弟子规。相比之下,他们的华文水准远远超越了大多数的新加坡学生。坐在观众群的我,不禁感到有些羞耻。我们虽然有着顶级的教育系统、有着足够的资源与能力来学习华文,但我们却没把握机会来提高我们的华语水平,真是可惜。
之后来到了表演时段。四位马拉维同学开始为我们呈现一场精彩的武术表演。首先表演的是他们其中一位最小的朋友,年龄才14岁。他虽然个子瘦小,但是表演武术时,全身充满着爆发力,一招一式皆具有大将之风,丝毫不畏惧眼前观众们的注视。听说他们的这身武艺是从一位中国教练学习的。我从未见过这么真实有力的武术表演,仿佛在观看成龙主演的《功夫梦》、仿佛来到了少林寺。他们虎虎生风的表演结束后,观众纷纷为他们热烈地鼓掌,有些同学还想得到他们的签名呢!
最后的一个阶段就是分享人生故事的时间。那四位朋友轮流的上台分享了他们的成长故事,分享了他们是如何成为了一位ACC(阿弥陀佛关怀中心)的院童。我了解到了他们年纪小小时父母就双亡,没那福气与父母共度一辈子。如今,他们唯一的依靠就是ACC。他们告诉大家,在他们还没加入ACC时生活是多么的艰辛,每天只能吃一餐。他们也没有能力受教育,整天抱着“能过一天,是一天”的心态过着生活。当问到他们是如何学习华语的,他们解释道:“方法无二,就是通过多读、多听、多写的方式来学习。“由于资源不够,他们在非洲上学时必须两人共阅一本课本,有时一间小小的教室要挤入一百位学生。虽然学习的环境不甚理想,他们依然刻苦耐劳,坚持不懈的学习,从不觉得学习是一件不可能的事。他们求知若渴的学习态度实在是让我感到无比的钦佩与尊敬。
这四位马拉维同学的到来让我深深的领悟到了什么叫做“身在福中不知福”。生活在这第一世界的我们,平日只知道为了一些小事而抱怨,根本无法体会非洲儿童是如何度过他们的日子。虽然他们生活困苦,但他们仍然过着十分充实的生活,个个刻苦学习,以便将来能够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来维持生活。相反的,虽然我们有许多非洲人没有的物质享受,却还时常与人比较、向人抱怨。其实,若我们一生只追求物质上的满足,那我们一生就白活了。
人的一生应该像那些非洲儿童一样,把握机会替自己增值,而不是只想得到名利与物质享受。我们时常忽视我们身旁所拥有的东西,因没把握机会而失去了许多提升自我的机会。虽然每个人的命运不相同,但人类唯一的一个共同点就是每人都有着同样的24小时。是否能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好一些,就要看我们如何运用与珍惜这24小时。同学们,与其花时间抱怨那些我们得不到的东西,不如珍惜这些时间,让人生不断向上。
2017年9月26日
谢同学,能好好珍惜现在所拥有的,本身就很难得。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