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组入围作品:郑捷颖(光道小学)-与非洲同学交流后的体会

“妹妹,乖乖吃饭好不好。”看到餐馆里的一位母亲有些不耐烦地劝孩子吃饭,我便想起两个星期前的星期五发生的事。那天的活动真是让我获益不浅……

星期五的华文课连续四节,是一周里上最久的一天,平时的课主要都是用着课本来上课,然而,那星期的课是要让我们体会与了解非洲的生活,以及让我们明白自己是多么的幸福。我们的华文老师,余老师在前一天叫我们背一首诗,《相思》,我们就当作是一份作业,回家认真地背好它。星期五当天,老师叫我们排队去礼堂。“我们去礼堂做什么?……老师!你还没考我们诗歌呢,你昨天不是说上课时要考我们的吗?”大家的脑海里浮现出许多问号。

一走出课室,“咦?”原来不只我们班,其它小五班也排队走着去礼堂。到了礼堂,一位身穿红衣的年轻主持人站在台上。我从台下看见了后台有四位穿着华族传统服装的非洲人。我心想:这会不会是交流会?去年学校的报刊里,学姐好像有介绍过这个交流会。根据学刊上的资料,他们会说华语!太好了!我能现场见证他们的才能!

当大家都坐好后,主持人邀请了那几位非洲朋友出场,他们便逐一做了简单的自我介绍。他们分别是:清节、清孝、阿鲁和阿智。清节是当中年纪最小的,在上小学五年级,和我一样。他只学了华文两年,而我从小就学华文,但他的华文已经比我好了,甚至还能背《弟子规》。清孝今年在上中二,阿鲁和阿智则在上大学。他们华文的程度令我感到出乎意料,他们不但学习能力强,写的还是繁体字。我们平时都是用简体字,有时都已经觉得很难了,更别说是繁体字了。他们的学习能力真是令人佩服啊!

经过更深入的介绍,我才发现,ACC会到贫穷的非洲教导孤独无依的非洲孤儿,希望他们的后代能用知识来改善自己国家的生活,而清节、清孝、阿鲁和阿智就是其中的几位。他们学习的科目有十二个:历史、地理、英语、母语、数学、化学、才艺、农艺技术、美术、武术、生物和物理。他们刻苦耐劳,勤学好问,虽然经过了酸甜苦辣,但他们坚持了下来。他们也传递了“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的精神。

活动的一开始,我们看了一部影片,大概了解了非洲的情况,之后我们便和他们比赛背诵诗歌。他们把诗歌倒背如流,最终在比赛中轻松获胜了。值得庆幸的是,他们选了我上台背诵《悯农》。我学这首诗有一段时间了,因此对这首诗已经有些不熟悉了,但还是把它成功念完了。之后,他叫我们背出《相思》这首诗,大家才明白老师为什么前一天会让我们背这首诗。我们兴奋地举手,异口同声地喊出“选我!选我!”。被选到的同学也得到了一小瓶相思豆,作为纪念。清孝也唱了《小人物的心声》这首脍炙人口的歌曲,歌声轰动全场,歌词深入人心,赢得了热烈的掌声。歌曲似乎在形容着他们的努力,也许他们没有神一般的力量,但他们一些些的付出就能改变很多事。

在非洲,他们一天大概只能吃一餐。有时我们拿到食物时,还会乱玩,甚至挑食,或浪费食物。我心想:我们真是幸福啊!我也有点惭愧,因为我不爱吃肉类,蔬菜水果完全不碰,偏咸的又不吃……看来,我不能总是挑三拣四,必须下定决心把挑食的坏习惯改掉才行。

之后,主持人问了阿鲁和阿智以后要做什么,他们都很确定地说将来要回到非洲教导下一代。我心想:他们真是无私啊!不会选择在先进的台湾发展,反而回到落后的国家改善自己同胞的生活。我真心地为他们感到骄傲!“有志者,事竟成”,他们的无私肯定会得到回报的,而这回报,我相信就是在非洲的土地上,人民的生活即将得到改善,国家的前途变得更加富强!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看到他们那么努力且用功地学习,我们真不应该诸多抱怨,应该珍惜所有的一切,并感恩生活给予我们的美好。成功来自坚持,我相信只要不放弃,勇敢地面对困难,总有一天,一定能成功!

img_9582-600x571

分享文章

4 Comments

    • 有条理的叙述活动内容。生动的描绘了从活动中体会的感悟。

  1. 文笔流畅,感情丰富,心情与感受随着作文漂流,话中有话配上最后的解释,赞!!!

  2. 写的很长,但是把整个交流过程写得很仔细,把全部发生的事写得清清楚楚,没有漏掉任何事情,写得像在学校写的作文的水品一样好,一样棒。

Submit a Comment